-
通化:“秸”盡所能 科學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與離田工作
在通化市輝南縣,總投資3.764億元的匯能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正在穩步推進,目前已完成發電機組并網。這是通化市首個生物質成功發電的項目,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可利用秸稈30萬噸,發電量2.1億度。通化市積極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各項工作,通過制定詳細實施方案和持續調度推進,科學做好秸稈離田工作,形成社會...
>
-
山東:推動生物質定向轉化液體燃料等非電利用關鍵技術研發
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等11部門印發《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其中提到: 重點任務 (二)實施氫儲生物質能創新增效行動 生物質能技術。開展新一代生物質廢棄物熱電聯產技術研究。推動生物質定向轉化液體燃料、非食用油脂制備航空煤油等非電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形成生物質...
>
-
福建省永春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并網發電!
??日前,省重點項目永春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并網發電。項目年均發電量5500多萬千瓦時,年可創收4000多萬元,創造就業崗位200多個,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該項目位于碧卿林場碧潭工區,占地196畝,總投資4.7億元,日均可處理垃圾670噸,實現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等不同類...
>
-
甘肅靜寧:果樹廢枝“變身”優質環保燃料
伴隨著果園冬季管理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甘肅省靜寧縣仁大、李店、賈河等鄉鎮的果農對老樹進行挖除、間伐,同時對掛果樹進行整形修剪。由此產生的樹根、樹干、樹枝,被果農們收集裝車,拉運到靜寧林投興美環保仁大鎮分廠交售,這些果樹廢枝在工廠內“搖身一變”成了優質環保燃料,不僅提升了其附加值,還增加了果農們的收入...
>
-
六部委發文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沼氣行業和生物天然氣產業將迎來新機遇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現就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制定意見如下。一、總體要求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
>
-
江蘇省如皋市城管局積極探索再生資源回收途徑
行業資訊為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實現資源有效回收利用,近年來,如皋市城管局立足市情實際,強化有解思維,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再生資源回收途徑,形成“驛站+定點+上門”全方位服務體系,打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居民端的“最后一米”,實現垃圾分類與可回收物利用“兩網融合”。科技賦能再生資源回收驛站逐一落地為方...
>
-
廈門集美探索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新模式 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行業資訊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的日益關注,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在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廈門市集美區以其創新性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體系脫穎而出,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低值可回收物,如廢舊塑料瓶、廢紙、廢舊紡織品等,因回收成本高、經濟價值低,往往被忽視甚至...
>
-
你的外賣變成新衣服回來找你了,一起看外賣餐盒的“再生”之旅!
行業資訊現在,外賣在極大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塑料污染。據統計,每年我國使用的外賣餐盒已經超過了100萬噸。那些廢舊的餐盒究竟去了哪里?如今在創新技術的賦能下,通過循環利用,外賣餐盒能夠“再生”成為速干衣服。這種循環利用是如何進行的?總臺央視記者焦健:每件T恤的原材料含有1個PP外賣盒...
>
-
破解一次性塑料和微塑料污染的生物酶新賽道
行業資訊2024年11月,聯合國塑料公約政府間談判即將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塑料,這個二戰之后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一次性塑料帶來的諸多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也是促成這個公約的起因,而一次性塑料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一次性塑料污染問題的不斷放大同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很大的關聯,電商的...
>
-
北京市出臺9條措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每個街道至少有一家大件垃圾上門收運單位
行業資訊近期,以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習慣養成為重點,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印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重點提升工作方案》,通過實施收運環節專項治理、簡化分類要求等9條措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質增效。 按照方案要求,本市將持續創建垃圾分類達標示范居住小區及村。其中,2024年底前,全市4000個...
>
-
看大件垃圾“變廢為寶” 讓垃圾分類“入腦入心”
行業資訊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日趨完善,而被分類回收的大件垃圾去了哪里,被如何處理?近日,江寧開發區城管局組織垃圾分類志愿者一同走進江寧區大件垃圾分揀中心,近距離了解大件垃圾處理的“最后一公里”。在分揀中心,經二次分揀后的塑料、織物、玻璃、金屬等可回收物分...
>
-
塑料水瓶“吃干榨盡” 循環經濟創造億元產業
行業資訊我們日常飲用的礦泉水瓶在廢棄后走向哪里?這些塑料瓶回收后將變成什么?在南充市高坪區航空港經濟開發區,有一家名為四川芊易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今年6月初投產以來,日均回收、處理廢棄塑料瓶65噸,將2.2億個廢棄塑料瓶“變廢為寶”。這一過程是如何實現的?9月10日,記者來到公司一探究竟。“首先第一步...
>